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丽水市累计投资14.1亿保护古村落

处州楼市TV  2018-11-13 10:17

11月1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王小荣副市长就丽水市实施古村落保护情况作主发布。丽水市实施古村落保护开始于2013年,经过6年的持续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

丽水在古村落保有数量上排在前列,目前我市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个,省历史文化名村25个;国家公布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共4153个,其中我市158个,占全省总数(401个)的39.4%,的3.8%,数量位居华东地区、第三。浙江省传统村落198个,占全省近三成;有历史文化村落311个,占全省的22%,居全省各设区市之首。对于上述这些村庄不同类型的称谓,以下我们统称为古村落。

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上累计投入资金约14.1亿,其中省补资金为4.87亿元,累计获省专项建设用地指标765亩。列入项目的数量和获得的补助资金,每年都居全省各市之首。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批破旧即将损毁的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修复。

通过对大力度的实施保护措施,一批破旧损毁的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修复。据统计,古建筑修复方面,顶瓦修补1222幢、墙体加固667幢、立面改造744幢、构件修复712幢;风貌冲突的建(构)筑物整修改造方面,立面改造1206幢、结构降层36幢、整体拆除69215平方米、异地搬迁258户;古道修复方面,修复古道81公里。

利用开展编辑《千村故事》等工作载体,一些民间工艺和乡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充分展现了古村落的“人文之美”。如,松阳县大东镇七村契约文化以及花鼓灯、山边马灯等客家民俗文化在保护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三)一批古村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全市已有近百个古村落成为乡村旅游的理想之地,建成农家乐民宿近500多家。如莲都的古画乡4A级景区就是由历史文化村落--碧湖镇头村大港头古镇组成,景区依托古村保护利用建设的成果适度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就业和增收渠道。又如,2013年以来,下南山村在“保全、用足、增收”上做足文章,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引进联众集团进行整村开发,通过合理开发、科学经营,创建了具有莲都特色的古村落保护性开发“下南山模式”,既保护了原有古村落的风貌,又利用现代设计规划迎来了下南山村的“涅槃重生”,为古村注入生机,重焕活力,成为国内同类型古村落的典范。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遍布祖国大地的宝贵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损毁、消亡,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据调查,现在我国每天都有七八十个传统村落在衰败、消亡。就丽水来讲,全市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老屋,保存较完好仅占27%,一般的占61%,较差的12%,随时都有可能因自然或非自然因素而消失。据统计,近七年来,全市老屋损毁消失近10%,平均每年达到50至60幢。这些数据表明,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古村落真的会成为我们回不去的家园,我们甚至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所以,丽水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全力开展古村落保护。

古村落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早在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水考察时就曾说过:古老就是财富,一定要好好保护传统建筑,体现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村民致富。今年4月26日,习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这102字“丽水之赞”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我们开展古村落保护,就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以健全机制、补齐短板、扩面提质为主线,对全市有价值的古村落进行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做到应保尽保,把古村落真正建成乡土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乡愁记忆的百科书、古今文明有机融合的美丽乡村。我们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精品为导向,针对短板精准发力、逐个突破,高标准完成保护利用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步骤为:

(一)制定古村落保护规划和方案。

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有深度地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和方案,找准村落的定位,明确保护利用的主题,凸显独特个性和价值,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同时,注重把握保护利用的导向,编制全市传统村落保护负面清单、全市传统建筑修缮利用技术准则和工程造价评估标准,在充分保护和尊重建筑本体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房屋产权人(使用人)进行合理利用,杜绝出现“保护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对那些具有历史记忆、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要落实一个“保”字,坚持不改变原状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维护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和建筑特征,坚持能修就修、应修尽修、修旧如旧,以原真性的修缮保护留住永恒的乡愁记忆。对那些为保护古村落整体风貌但又要保留的普通传统民居,则做好一个“改”字,坚持干预原则,尽量不改变建筑的形制、结构、材料和传统工艺技术,尽可能使用原材料,进行适度的内部改造,使之更加适宜现代人生活,促进传统民居增值利用。对那些没有保留价值而需要拆除、或者已经破烂不堪无法补救的传统建筑,则探索一个“建”字,任何建筑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要处理好历史传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使新建的建筑既与村落传统格局风貌相协调,又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拆掉和新建,关键是协调,分类施策。

对比于修复古建筑,更难的是复原村落的整体风貌。现在我们一些古村落的古建筑因未列入保护规划,一些农民为改善生活居住条件,随意翻建古屋古院,很多高层民房参差修建于古建筑群中,古村落整体景观破坏严重。这些乱象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氛围。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制定《丽水市政府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明确处理方式。

(三)激活古村落经济活力。

古村落的活态保护,归根到底是要留住“人”、留住原住民,让他们的生活有奔头。我们将大力激活乡村经济活力,促进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商业文明的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古村落+生态精品农业”“古村落+文化创意”“古村落+艺术”“古村落+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原住民在乡村中生活更加富足,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